[中轴会讲] ② · 窦桂梅:在课程多维整合中,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
“鲁迅的胡子为什么是一字状?”“苏轼被贬的路程有多远?”“孔子究竟喜欢哪位弟子?”这些看似并不高大上但很有趣的“小课题研究”,源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年度主题课程群”中的一个小活动设计。从2007年到2019年,我从“语文主题教学”出发,逐步形成围绕“中华成志榜样”开展的年度主题阅读与实践活动,带动全校逐渐构建起“年度主题课程群”,我对教育实践形态更多可能性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
小学虽小,管理的困难与挑战并不小。排除学校日常事务与常规运转的繁杂细微、重重压力,校长还要面对各种更具挑战性的困境:小学教师每天忙忙碌碌,缺乏主动读书意识,容易底蕴不足;单一的分科教学,使儿童较难形成对真实世界的整体认知;片段的课堂学习,使儿童较难进行基于体验的深度学习;学校与家庭、校园与社区的阻隔,使儿童较难获得完整的成长……这显然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难以帮孩子实现成为能“担当时代大任”的未来中国人的梦想。我们该如何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新形态?
面向未来教育,离不开有“终身学习”素养的教师,而共同的经典阅读,方能成为让师生彼此赋能的源泉。提出问题就是在寻找答案: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怎样整合师生的时间和空间?如何让阅读包裹住那些被割裂的学习及教学“碎片”?如何去研究探索与学科联动的儿童深度、立体、持续的有意义学习?如何实现学科间、学段间育人要素的横纵打通?如何填补德育和教学之间的沟壑?如何让课内与课外贯通,综合实践活动与研学进行整合?如何促进全体教师在共同价值体系中共读共研共成长?这些问题聚集在一起,促使我希望找到一条既基于国家课程也植根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实施路径,希望用一个载体或一个抓手,来撬动学校的全面工作。
我们努力让经典与时代对接,在阅读“中华成志榜样”中,构建“年度主题课程群”。我们在人物诞辰或逝世逢五、逢十纪念年,将其推荐为候选人,第一年是现代人下一年就是古代人,最后由师生共同确定年度榜样人物。如2019年,学校推荐了范仲淹、柳宗元、孔子三人,学生们则建议阅读恰逢2570周年诞辰的孔子。这个选题其实对教师们的挑战非常大,但学校尊重儿童的选择。于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大家从读三、五十则《论语》,再到选读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傅佩荣的《孔门十弟子》,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校园活动,无论是数学老师还是体育老师,孔子和《论语》都成为大家日日可见的老朋友。在这样的浸润中,全体师生形成了一种教育场域,拥有了一套独特的话语密码。
未来教育新形态下学习方式可能什么样?我们无法准确预知。但全面的主题驱动、多学科联动重构的深度学习,可能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我们不仅要读,更要将其中有益于儿童学习的“育人要素”转化和呈现出来。
“年度主题课程群”阅读后的转化,让儿童在“学科内”的融合中,在“学科与学科”的整合里,在超学科的建构下,在兴趣与智慧的牵引下,以课堂学习、研学、小课题、综合实践等多种类型呈现出来……2019年“孔子+主题课程群”覆盖了9个学科、6个年级,形成了22个备课研讨组,背后有22个读书与备课团队,120位教师参与其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有呈现的课程类型,完全是围绕完整育人要素的价值性、周期性、融合性、挑战性开展。儿童在“问题驱动、情境带动、工具撬动、平台互动”的课堂中拥有了更多的实际获得感。“主题课程群”在打通学科森严壁垒、拓宽学习边界、解放师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等方面,呈现了独特的价值。
未来的教育治理体系里,必须形成家校社等多主体统合共生的良性生态育人系统,凝神聚力育人,让学校治理主体更加丰富。如果家长能和子女共同行动,和孩子一起进入人生的“第二所进修学校”,那么家长就真正成为了教育同盟军。
令人欣喜的是,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家长一直在跟进与陪伴,和教师、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主题课程群”的三个阶段:激活阶段,沉浸阅读、学生晨诵、亲子阅读;激发阶段,体验阅读和情境阅读;激励阶段,阅读研究和阅读创作。在这个长周期里,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持续了解学校干了什么,全力支持孩子学业内容的完成。学校通过“主题课程群”来统筹育人合力的探索,成为所有人认同学校文化、创造共同记忆、撬动整体育人合力的杠杆。
作为校长,我们该如何激发学校内生力?学校治理需要优化升级,而“主题课程群”能否成为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那一双手臂与振源?寻找和塑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新形态,我们一直在路上。“主题课程群”或许只是一个萌芽,但我们已经感受到那喷薄欲出的初生力量。
2020年第2期拓展阅读(点击可跳转阅读原文):
卷首
01 职级制,校长专业化的里程碑
本刊视点
探索
学与教
校长
教师
学生
学校文化
评价
封面
宏启观察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0年第2期 · 中轴会讲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社长:柴纯青
总编:孙金鑫
编辑部主任:谢 凡
编辑:崔若峰 王淑清 林 飞 毛 竹
新媒体部主任:杨晓梦
学校研究中心主任:谢建华
广告部主任:邱本春
发行部主管:张李盈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教师大厦
邮编:100120
本刊投稿方式
鉴于互联网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应广大作者要求,我刊拟重新采用电子邮箱接受作者投稿。原官方网站投稿系统已于2019年7月正式关闭。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格式: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编辑费,坚决反对抄袭与一稿多投,知情者请向本刊此电话举报:010-82089176。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